黄帝内经养生之道

所谓养生,也就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来达到预防疾病、延年益寿的目的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当中就有了许多的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,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。
 
黄帝内经养生之道
1.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
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,人类依赖地球的自然环境而生存,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,每时每刻都在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 。 在自然界中春天树木发芽,夏天枝叶茂盛,秋天树叶飘落,冬天树叶凋零;白天花开,晚上花闭;人们夏天出汗多,冬天出汗少 。 这些都是自然界四季、一天昼夜对生物的影响产生的 。 《灵枢·邪客》说:“人与天地相应也 。 ”这里的“天”是指自然界,中医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如季节、气候、昼夜、地理等对人体的影响,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、病理及转归,养生、治病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。

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养生要顺应四时 。 一年四季的变化,对人体的有着不同的影响,多发病也不同 。 如春天风多,传染病就多 。 中风病、过敏性疾病、青光眼会加重 。 夏天天气炎热,食物容易变质,腹泻的病人明显增加,肠道传染病增加,霍乱、伤寒、痢疾多在这个季节发生 。 秋天天气干燥,人体的水分容易丢失,而出现口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燥,感冒后容易引起咳嗽,而且咳嗽痰少 。 冬天天气寒冷,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,感冒的病人多,受寒以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等 。
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认为,一年四季会发生不同的情志变化,调养情志也要顺应四时,因时制宜,如春季应“以使志生”,夏季应“使志无怒”,秋季应“使志安宁”,冬季应“使志若伏若匿”等 。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季节的变化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,称作“季节性情绪失调 。 ”如秋冬季白天日光照射的时间短,天气寒冷,万物萧瑟,对环境和气候敏感的人会出现情绪低落,身体疲倦,嗜睡及对事情失去兴趣等,也如在冬季易发抑郁症等 。


一日之内昼夜的变化对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 。 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 。 是故暮而收拒,无扰筋骨,无见雾露,反此三时,形乃困薄 。 ”要求人们的生活要做到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 。 ”病情也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 。 研究发现,如果因坐飞机、上夜班等生物钟被打乱,常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,身体不舒服,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。
 
2.颐养精神 恬淡虚无
中医认为,人有七情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志的变化 。 五脏能藏神,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,五脏气血调和,功能正常,情志变化就会正常 。 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是:心主喜、肝主怒、脾为忧思、肺主悲、肾主惊恐 。


在正常情况下,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反映,一般不会发病 。 如突然、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,超过了人体适应的能力,就会影响到五脏,五脏气血紊乱,不能藏神,就会发生疾病 。 如怒则伤肝、思虑伤脾、惊恐伤肾、悲伤肺等 。 如平时我们说某人肝火太大、有人心神不定、有人胆小等 。


现代研究证明人的情绪变化对人体神经、心血管、内分泌、消化、免疫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,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,如消化性溃疡,高血压、甲亢、冠心病、癌症、斑秃、脱发、神经性皮炎、抑郁症等 。 英国有人曾调查250名癌症患者,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精神刺激,从而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 。 因此情绪的调养是养生的主要内容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