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

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和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,中药在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。中药是中医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式,主要分为中成药、中药单方、中药复方等 。
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
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,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 , 包括丸、散、膏、丹 。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、总结的有效方剂精华,它有副作用小的优点 。治疗脂肪肝中成药很多,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成药 。
1.越鞠丸
【组成】香附、川芎、栀子、苍术、六神曲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每次6~9克,每日2~3次
【功效主治】理气宽中,解郁消胀 。适合于慢性胃炎、脂肪肝、肝炎所致的胸脘痞闷、腹中胀满、嗳气吞酸 。
【注意事项】①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。②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 , 切忌生气恼怒 。③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。④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。⑤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,应去医院就诊 。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 。⑦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。⑧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。
2.逍遥丸
【组成】当归、柴胡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等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 。水丸,每日1~2次,每次6~9克;大蜜丸 , 每日2次,每次1丸:浓缩丸,每日3次 , 每次8丸;冲剂,开水冲服,每日2~3次,每次6克,或遵医嘱;合剂,每日2次 , 每次10~15毫升,用时摇匀;口服液,每日2次,每次10毫升 。
【功效主治】疏肝健脾,养血调经 。用于肝气不舒、胸胁胀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减退、月经不调 。逍遥丸对肝气郁积型脂肪肝患者尤为适宜 。
【注意事项】①孕妇服用时请向医生咨询 。②忌食寒凉、生冷食物 。③服本药时不宜与感冒药同时服用 。④服用本药期间注意调节情志 , 不宜生气着急 。⑤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。⑥正在服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。
3.脂必妥片
【组成】本品主要成分为红曲等天然药物,经现代科技精制而成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每日3次,每次3片 。
【功效主治】活血化瘀 。健脾消食 。用于高脂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及由此引起的头晕、头痛、胸闷、胸痛、肢体麻木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症 。
4.血脂康胶囊
【组成】血脂康胶囊系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依据,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早、晚饭后1次,每次2粒,或遵医嘱 。
【功效主治】本胶囊制剂能稳定而综合地调节异常血脂,对高脂血症、脂肪肝、冠心病以及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?。哂幸欢ǖ脑し篮椭瘟菩Ч?。
【注意事项】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。②长期服用应注意检查肌酸磷酸激酶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。③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 , 应适当调整抗凝血药物的剂量 。
5.复方益肝丸
【组成】茵陈、板蓝根、龙胆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山豆根、垂盆草、蝉蜕、苦杏仁、人工牛黄、夏枯草、车前子、土茯苓、胡黄连、牡丹皮、丹参、红花、大黄、香附、青皮、枳壳、槟榔、鸡内金、人参、桂枝、五味子、柴胡、炙甘草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每次4克,一日3次 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利湿,疏肝理脾,化瘀散结,用于湿热毒蕴的脂肪肝患者 。
【注意】勿空腹服用,孕妇禁用 。
6.木香顺气丸
【组成】木香、砂仁、香附(醋制)、槟榔、甘草、陈皮等 。
【用法用量】 口服 。每次6~9克,每日2~3次 。
【功效主治】行气化湿,健脾和胃 。用于湿浊阻滞气机所致的胸膈痞闷、脘腹、胀痛、呕吐恶心、嗳气纳呆 。
【注意事项】中气不足、胃阴亏乏者忌用 。孕妇慎服 。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。
7.香砂枳术丸
【组成】木香、枳实(麸炒)、砂仁、白术(麸炒) 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次10克,每日2次 。
【功效主治】健脾开胃 , 行气消痞 。适用于脾虚气滞,脘腹痞闷,食欲缺乏,大便溏者,本药剂对脾气虚弱型脂肪肝患者尤为适宜 。
【注意事项】在服用本丸期间,忌食生冷食物 。
8.香砂六君子丸
【组成】木香、砂仁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半夏、陈皮 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 。每次6~9克 , 每日2~3次 。
【功效主治】健脾和胃,理气止痛 。适合于慢性胃炎、脂肪肝、肝炎所致的胸脘胀闷,呕吐泄泻 。
【注意事项】①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。②不适用于脾胃阴虚,主要表现为口干、舌红少津、大便干 。③小儿、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。④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。⑤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。

    推荐阅读